新闻中心 


中粮14年来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粮食安全成焦点

中粮14年来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粮食安全成焦点

    (记者季苏平 吉林台赵孟秋 李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5分报道,就在前天(21日),满载着6万1千吨美国玉米的塞浦路斯籍货轮“玛利亚号”抵达深圳,这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粮集团14年来首次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长期以来,玉米在我国一直都是自给自足,但今年以来,我国从美国采购的玉米数量,比过去15年还要多,这使得很多人惊呼进口玉米将迎来“中国时刻”。

  玉米进口量所发生的巨变让人不禁想到了大豆的命运,同样是从自给自足到放开进口,但却逐渐丧失了市场话语权。那么洋玉米激增背后的推手是什么?会不会重蹈大豆的覆辙?

  对我国生产玉米的农民来说,今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玉米收购价格涨了不少,农民的腰包因此鼓了起来。但是好消息之后又有一个坏消息,近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增,这让一些身处玉米主产区的农民深感担忧。吉林省九台市卡伦镇农民徐军九说,今年玉米收购价之高前所未见,如果在这个时候面对洋玉米冲击,无疑将打击种粮农民积极性。

  徐军九:“今年价格比较好,干苞米都8毛多钱一斤卖的,假如今年秋收以后受进口玉米影响的话,影响稍稍差一点还行,影响多了可能老百姓种地心情要差一些,思想肯定有波动。现在种子、化肥、人工什么都贵,冲击大了,种粮积极性指定要差。”

  “民以食为天”,今年我国在玉米进口量上的悄然巨变已引起多方关注。据海关数据显示,截止5月份今年我国累计进口玉米2.35万吨,但是去年同期的进口量还不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这让很多人未雨绸缪地联想到了大豆的命运。原本我国大豆也是自给自足,但是自从放开了大豆进口之后,低价进口大豆大规模涌入国内市场,众多内资豆油压榨企业陷入困境。国外的粮商借机大举进攻我国的豆油企业,中国的大豆市场由此受制于国外资本,逐渐丧失市场话语权。现在玉米进口量大增,一些业内人士担忧玉米会重蹈大豆覆辙。但是吉林省一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主管原材料的负责人却不认同这种看法:

  “国内的玉米价格受国家保护价,它价格一直很高,而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的玉米价格很低,基本上合人民币基本就是一千出头,进口的要比国内生产的便宜很多。”

  更为关键的是,据这位负责人透露,今年进口的玉米是定向分配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分到一杯羹的。只有一部分大型国有饲料加工企业能享有玉米进口配额,这里面就包括中粮集团。记者电话咨询了中粮集团,证实他们确实从美国进口了玉米,但他们拒绝透露进口玉米的用途。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玉米呢?在上海汇易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部总经理黄力群看来,玉米进口量的上涨主要有两点原因。

  黄力群:“第一点呢,去年我们东北的玉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产,幅度要超过20%,第二个原因是去年年底以来我国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因为其效益改善使得对玉米的需求也明显地增长,造成国内供求比较紧张,带动了玉米的进口。”

  虽然中国已经给进口玉米掀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该不该进口,仍然存在激烈争议,而且两派的观点都是以“粮食安全”为主要理由。反对进口的一派以大豆为前车之鉴,强调避免玉米重蹈大豆覆辙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稳定;支持进口的一派则认为,利用国际上便宜的粮食平抑国内粮价波动,同样是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这真是考验决策者的一道难题,二者之间究竟如何取舍呢?

  今年我国玉米价格水涨船高,已经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我国应该放开对玉米的进口来平抑现在玉米的高价。但是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韩保江表示,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中国就决不能放开对玉米的进口。

  韩保江:“因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啊最根本的就是保护农副产品价格合理的上涨,只有它的价格上涨了农民才能从销售农副产品上收获足够的收益,因为我们这个大豆进口的教训给我们很深刻,我们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它主要也是限制部分农产品的进口,所以国内玉米进口的口子决不能放开。”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用国际粮食稳定国内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经济体的选择,但是如何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兼顾国内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同样重要。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和韩国都是粮食进口大国,即便如此,在进口粮食的过程当中,政府仍是主导,商社作为统一进口的窗口,粮食市场并不是完全放开的。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在博弈中必须考量的要素,在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看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还有许多事要做。

  梅新育:“一个是耕地面积的稳定,第二个我们政府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保证投入和巩固加强,再一个就是在运输和销售等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改进,然后就是说在提供品种、品质等方面提供进一步保障。”

>回到頂部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